海棠耽美 - 历史小说 - 重生六零年代,萌娃有空间在线阅读 - 重生六零年代,萌娃有空间 第119节

重生六零年代,萌娃有空间 第119节

    第220章 公粮

    面条已经过了水,还不见牛婶来。

    王英跑着去喊妈妈了,过了一会儿,在面条泡浮囊之前,王英带着牛婶回来了。

    牛婶扑棱掉身上的灰,就着王英帮她打的水洗了手,才进屋。

    “啧啧啧,你们这屋子啊,就是干净亮堂,俺这干了一天的活,灰突突的,都不好意思往里走。”

    “牛婶,你快进来吃饭,面条现在正好,再泡就不好吃了。”

    “来了来了,大队那边刚忙完。”她看着饭桌上两大盆的白面面条,“可好久没吃白面的面条了,净吃玉米叉子面条了。”

    “是啊牛婶,我们也好久没看见过白面了,前两天在山里打到东西,去省城卖,走了一遭,正好省城供销社有白面,就买回来了些。”

    听陈永峰说,他们去省城卖的,牛丽红唬了一跳,“你们开车都跑到那么远了?可得注意安全啊。”陈永峰拿出几个二大碗,把面条盛到碗里面,撒上黄瓜丝,还有大葱丝,再放上香喷喷的鸡蛋酱。

    “牛婶您放心,我们心里有数的。”

    “嗯,也是,整个屯子,就数你打猎最厉害了。牛婶放心,但是跑那么远,一听着还是担心啊。”

    陈永峰笑着,安抚好牛婶。

    在陈默的要求下,也给她拿二大碗盛了面条,陈默觉得这样很好搅拌,而且炸酱面就是要用大碗吃起来才香。

    所以当她双手捧着,比自己的脑袋大得多面碗吃面的时候,大家都被她萌化了。

    牛婶更是眼神都错不开地看着她,然后低头吸溜了一口面条。

    “嗯,真香啊!”劲道的手擀面,根根裹上重油炸的鸡蛋酱,香极了。

    大家都没空说话了,连胃口最小的陈默,都让哥哥给添了几根面条。

    “最近,黄子屯附近山里,出现了几次不认识的人,说是在打猎。”

    “哦?”

    “嗯,估计是看咱们这山里,附近的动物稍微多了点儿吧。但是俺看着,他们也没打到啥啊,你们说,这个事,俺是不是得盯着,万一他们成天从咱们附近的山里往外打东西,那肯定不行吧?”

    这屋里的人,除了王英不知道,其他人都知道,那些人是冲着什么来的。

    他们是在找鬼兰,不是来打猎的。

    “对,牛婶,你说得对。俗话说,靠山吃山,大家各自靠着自己的山头,咱们黄子屯附近的,那自然就是咱们的,虽然法律没这么写,但是千百年来,都是这么过来的。”

    “对对对!永峰!俺就是这个意思!”

    “但是,牛婶,他们不是啥也没打着吗?你先别急,估计啊,过几天他们打不到东西,也就走了。暂时先不要跟他们起冲突,等他们自己走就行。无谓跟他们结上梁子。”

    “是,你说的也有道理。那俺最近让大家都盯着点吧,万一他们真的从俺们山上打到东西,就要回来再撵走他们。不过,话说回来,这玩楞真的除了看运气,也看技术,你看看俺们屯子,都知道那片山上今年动物多,但就是永峰这技术能打到!”

    她指了指碗,“你看,家里都能吃上白面了!这可还真是羡慕不来,那兔子野鸡还是啥的,就算绑着挂俺眼前,俺都打不中。”

    屋子里面响起笑声,在聊天的过程中,他们解决了牛婶工作上的疑问。

    也避免了黄子屯人跟那些找鬼兰的人,可能发生的冲突。

    那些人,整天在山上地毯式转悠,天天也不往山下拿猎物,过了一些天之后,他们终于消失了,再也没有出现,这都是后话了。

    黄子屯轰轰烈烈的秋收终于结束了。

    生产队大院再加上广场,再加上水井旁边的地上,全都加上,也晒不下那么多的粮食。

    只能加班加点,黄子屯的人,两班倒,分时段地晒。

    晒粮食的时候,还要光着脚来回蹚着走,等放了工换了班,裸露在外面的皮肤,特别是手臂跟脚,还要小腿,就会特别的痒。

    等陈永峰下了工回来,陈默每次都是第一时间端了水,让哥哥洗手洗脚。别人回家手脚都挠得一道道的,怎么洗都没用,但陈永峰的身上什么事都没有。这个东西,当然只用水洗是没用的,陈默亲自端的水是加了料的。

    诶,明明哥哥现在什么活都不用干,也有足够的钱花。但是在这里,就必须参加生产队的劳动,这让陈默很是心疼。

    万幸的是,这两天太阳很给力。粮食很快晒好了。

    晒好的粮食,就可以称重,给政府交公粮了。黄子屯的人,全都满心欢喜地等待着今年的交粮要求。

    正常来说,每亩地需要上交一百斤到一百五十斤公粮,具体的斤数,要根据当年的收成情况,都是一个省份一个标准。

    黄子屯的人今年之所以这么兴奋,是因为,黄子屯的收成就是比别的地方好一大截!

    那么又不可能因为这个小小的屯子,就把公粮的数量定得很高。

    这说明了什么?

    说明黄子屯交完公粮之后,每家可以分到比以前多得多的余粮了!

    在一百多人,翘首以盼的等待中,省里今年的公粮标准终于下来了。

    每亩地上交公粮一百斤!

    今年算是风调雨顺的一年,大家以为今年的公粮会在每亩一百三十斤左右。这对于所有人来说,都是大大的惊喜。

    因为之前连着三年的灾荒,最苦的是百姓,所以政府把今年的公粮标准定到了最低,想给百姓们回回血。

    标准下来之后,黄子屯的人们就开始着手准备要上交的公粮。

    早一天交完,他们就可以早一天分余粮了。

    现在已经没有马车可以拉着去交公粮,只能靠着人力用手推车,爬犁车来拉。

    各种小车排成了一排,像是蚂蚁搬粮食一样,劳动了三个季节的人们,又何尝不是像蚂蚁一样。

    黄子屯的公粮,第一个交完了。

    第二天一早,大家早早地又聚集到了一起。

    眼光都聚集到了全部剩余的粮食上面,牛婶安排了几个人,当着所有人的面,开始量屯子里今年的余粮。

    在整整三年的煎熬之后,眼前的这些粮食,成为了美好生活的全部寄托。

    这么多的粮食,光是称量装袋,就用了好几个小时。

    这几小时,没人走,没人嫌累,没人嫌饿,终于等到了发余粮的时刻!

    第221章 分粮完毕

    靠着救济粮勉强活着的年头终于过去,看着满广场金灿灿的,他们自己种出来的粮食,屯子的人等待着最后发粮的钟声敲响。每每有事,都要敲钟来集合大家,这是一个必备的流程。

    终于,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做好了,生产队的钟敲响了,原本有说话声音的广场,随着钟声的响起,霎时安静了下来。

    牛婶拿着黄子屯的公共户口本,徐虎拿着花名册。牛婶唱名,徐虎在花名册上同时一一核对。

    全屯子的人,挨家挨户,多少人口,核对无误。然后就开始给每家每户,按照人头发粮食。

    成年劳力每人三百二十斤、未成年人每人二百二十斤。

    这个数量让大家都很兴奋,这意味着到明年秋天,大家都不用挨饿了。虽然不可能天天吃上干饭,但是只要不浪费,秋天多储存点土豆子,倭瓜之类的也能当主食的,这一年算是彻底不用饿肚子了。

    “乡亲们,咱们每家每户都领到了自己的粮食了。今年从春天开始就辛苦大家了,咱们地里挂锄了,但是大家自己的园子可得继续精心点伺候!那些个秋黄瓜啥的,秋白菜啥的,都好好伺候。地窖都补补!咱们存妥了粮食,安安心心猫冬,到时候快乐地过个大年,明年咱们再一起努力!咱们以后啊,争取每年都像今年一样!有饭吃!有饱饭吃!”

    “好好好!”

    “好!”

    整个发粮现场掌声雷动,经久不息。陈默盘着双腿,坐在爬犁车上,她看向老陈家那边,果不其然。

    其他人都是无比高兴,但是老陈家的人可高兴不起来。

    今天他们家,一下子少了三个人头分粮食,陈永峰、陈默、陈美,虽然都是未成年,但是今年粮食多,这一下就是少分了六百六十斤粮食啊!之前他们在陈家的时候,他们的人头粮食领完,陈老太太一克扣,每天少给点饭吃,等于他们的份额就是老陈家白拿的。

    现在好了,陈老太太算算少拿六百多斤粮食,她是真的笑不出来。

    陈家其他人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,陈大妮知道秋收完事必然发粮,这一两天她肯定就又要带着孩子来家里搜刮粮食了。少拿六百六十斤,还要被陈大妮继续搜刮,想着自从买的鸡崽开始下蛋之后,他们少吃了好多,陈老太太偷偷留起来一半,不用问,都是给陈大妮留着的。

    老陈家的其他人,虽然都没有看陈老太太,但是他们身边好像都有涌动的暗流。

    陈默心里笑嘻嘻,她可真是喜欢,别人都开心,唯独老陈家的人不开心的场面了。看来今年陈大妮回来拿粮食,老陈家有一场比以往都精彩的闹热可以看了。

    人们拖着爬犁车,或者三轮手推车,陆陆续续地都搬着粮食回家了。

    粮食都是带壳发的,回家里都需要自己磨掉壳。以前发救济粮的时候,有的人饿得不行,回家来不及磨,也舍不得磨掉壳,就那么煮熟了吃,还曾经吃死过人。长期不吃东西的胃,再加上消化不掉的壳子,活生生的就把人涨死了。

    这一次大家都有时间仔细地磨掉壳了,也有好些人家,把磨掉的壳给仔仔细细收起来,留着舍不得扔掉,百姓们已经被饿怕了,这些东西收起来,万一哪时候再饿肚子,这些磨碎的粮食壳管咋都比树皮好吃一些。

    陈永峰家里当然不留这些磨碎的粮食壳,他们用石磨一点点磨好之后,就由陈默随手把那些碎壳子扔到鸡架里面,后来有点太多了,就直接推到后院的沤肥池里面去沤肥。

    磨好的粮食,搬进厨房的柜子里面。现在厨房里面,并排有一排柜子,有碗架柜,储物柜,粮食柜,对面那侧,水缸旁边还有一个洗菜切菜的操作台。全都是陈永峰手工制作,纯木制品。

    原木色再加上干净崭新的屋子,在这个年代他们的房子竟然也有了后世流行的宅寂风格。

    黄子屯最先完成了交公粮跟分粮食的任务,黄子屯生产大队在1961年秋天,第一个挂锄了。

    东沟村的小学暂时还没开学,要等待其他几个屯子的秋收工作都做完,才会一起开学。

    邵锦成被接回了西风坡,在开学之前他要好好陪陪邵光荣。

    趁着最后空闲的时间,陈永峰带着陈默再去抓鱼打猎,准备开学之前,最后给年大丰送一次货。

    陈默的头发长了不少,陈永峰把她的头发绑高,编成三股辫之后,再卷成一个小丸子,最后给她戴上新鲜现摘的几朵小雏菊。换上干净整洁的新衣服,怎么看都是妥妥的一个美人儿坯子。

    挂锄之后,屯子里面热闹了很多。时常有好些大娘婶子们在水井旁边聚在一起唠嗑。

    陈永峰拖着爬犁车,领着陈默出门,正好那边又有一群女人在唠嗑。

    “永峰啊,永峰,快来!”

    陈永峰本来想悄悄地赶紧往西边走掉,他家就在最西边,有这个地理优势,但是奈何这帮女人的眼睛太尖了。

    被点名的陈永峰,只好拖着陈默,转向往水井那边走去。

    走到了附近,陈默先开口,甜甜的,一个不拉的,叫了所有人。

    “诶诶诶,你们瞅瞅,这四丫。”那人赶紧轻轻给了自己一个嘴巴,“瞧我这嘴!还啥四丫啊!瞅瞅这默默,真是太出息了!说话也多,长得也好看,天天哥哥给收拾得白白净净的!”

    “对哦,默默这是上辈子做啥好事了,这辈子摊上这样一个哥哥啊。”

    陈默听大家夸哥哥,可比她们夸自己高兴多了,眼睛一笑,就变成弯弯的月牙,逗得那些女人更加喜欢了。

    “永峰啊,你这是又要去打猎了?”

    “是的,李大娘。”

    “诶呀,真能干啊,你说你这技术咋练的呢?咱家那个,拿着你帮忙给做的弹弓,到现在为止,就打到过几只偷家贼(麻雀),一只野鸡,到现在连个兔子都没看见过!现在生产队挂锄了,好家伙,家里园子里的活一概不管了,就是去山里窝着,说要跟永峰一样,打点好东西回来!俺都不惜得说他了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