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棠耽美 - 历史小说 - 女尊之渣女难为[快穿]在线阅读 - 第345章

第345章

    于是,几个上来划清界限,几个上来说合这大约是一桩误会,原本的太子一派便反驳回去……朝堂又变得乱糟糟。

    难为李澈小小年纪,竟然能坐稳凤椅,主持大局。

    纷乱之中,舍人一声:“朝堂重地,众卿肃静——”响起,大殿上的秩序随之恢复了大半。除了丹阳侯等几位武将依然围堵着宁王,其余朝臣又站回了自己原有的位置。

    这就是归顺新皇之意了。

    杨太后这才慢慢走到宁王不远处:“宁王方才问本宫,是什么时候做成此事的。本宫现在回答你,也为各位大人解惑:

    “在宁王入宫围困养荣殿之前,太上皇见自己所得的是疑难之症,恐难治愈,便先写了诏书封存。然后宁王逼宫起事,太上皇为保合宫上下的安全,才以另拟诏书为诱饵,与宁王周旋。”

    人在情急之中,头脑便会分外清楚。慕白岚方才便已经有了切入点,又在这话中理清了时间线,大声驳斥道:“一派胡言!传位给太子的诏书时间在先,改传宁王的口谕在后。太上皇金口玉言,诏书是真的,口谕也是真的,朝令夕改,那当然要按最后的决定为准!”

    杨皇后也有准备:“太上皇早就想到,你们也会做万全的打算。在她决定与你们周旋到底之前,已将保全家人、假意顺从宁王的决定,及太子登基之后优先实施的国政等事,写成几封旨意,封存在养荣殿小书房内。”

    他向李澈请求道:“陛下,此书房只有太上皇与内臣两人知道开启之法,内臣必须亲自去取,还请陛下派宫差一同前往,监督此事。”

    李澈微微一点头,舍人便传报:“准。”

    片刻之后,旧旨意一章一章被摊开。舍人将其从头到尾念诵完毕,便等于将宁王反派之事定了性。

    太子一派精神振奋,立刻开始建议如何清查宁王党羽。宁王自知大势已去,无可辩驳,任由丹阳侯几人压跪在地。

    “殿下!”

    慕白岚毕竟担忧宁王,正要过去查看,却被阿光伸手阻拦。

    殿上不可用利器,阿光的剑留在殿外,仅仅一抓慕白岚的手腕,往自己身边一带,慕白岚就是一个踉跄,无处逃脱。

    “慕侧君,事到如今,你再没什么话可说了吧?”

    慕白岚睁着一双怒目:“崔氏!你究竟是什么居心,为何处处与我作对?”

    阿光却不甚在意,反倒淡淡一笑。

    此时大家注意力都在阶前那一块,没什么人往这边看,阿光也乐得清静,声音低柔,道:“慕侧君也不要怪我。大家各为其主,各司其职。我欣赏你是个做大事的坯子,只是现今的经验还生嫩了些,才会在这一局被我击败。若下次还能有相逢的机会,但愿你已经更加成熟,和我旗鼓相当地再斗一斗。”

    “你在说什么?”慕白岚有些不明白。

    殿下功败垂成,落得如此下场,他作为侧室,左右不过是跟着掉脑袋,或者流放圈禁之类。说什么下次相逢……

    忽然脑际灵光一闪,一个奇特的想法跳了出来。

    这段日子忙忙碌碌,他倒忘了自己的来处!

    眼前这崔氏,该不会也和他一样,是穿越而来的?

    “你、你难道……也是?”

    阿光翘起嘴角:“如你所想。”

    慕白岚顿时小脸煞白。

    天啊,这不是阴沟里翻船吗?

    早知道这是双穿越的格局,他在做那些赚钱项目,搞那些争斗套路的时候,就应该更谨慎小心,以防黄雀在后才是!这下大意之中输得倾家荡产,只怕连性命都要赔了上去,他也太惨了吧!

    还有穿越者混到比他更惨的吗?

    第174章 挂冠

    (单元结局)

    朝议讨论了半天, 终于有了结果。

    宁王反叛已成定局,但宁王毕竟是天家嫡系子女,不能随意斩杀, 于是李澈下令,封闭宁王府,并将宁王一家投入宗正司牢房之中,待此案前因后果全都审清, 再做最后处置。

    京城外的流民之乱, 交由丹阳侯和京兆尹依律查办。顾影之前调查之后报奏上来的灾区官员欺上瞒下之事, 证据确凿,也算得上是宁王的一条重要罪证。

    至于宁王一系的朝堂党羽, 铁杆的那些被当场罢免,投诚的被责令闭门思过, 待宁王一事确定,查清她们在其中究竟起了多大作用,才会继续发落。

    次日继续朝议,李澈请来杨太后和阿光列席。

    提到封赏此次守护传承正统的功臣一事, 李澈事先未曾和任何人商量,便提出来:“众位爱卿, 朕以为, 要奖励宫变之时的功绩, 最好的方式便是加封一位太后。”

    “这个……”群臣有些犹豫。

    礼部尚书出列道:“还请皇上慎重,前人并无此等先例。”

    御史大夫也跟着奏道:“恕臣直言:皇上如今年纪尚幼, 又无姨母襄助摄政, 或许有以太后听政之意。为保社稷正统, 一门外戚尚且嫌多,皇上如何又多生枝节?此举弊大于利。”

    “规矩都是不断更新的, ”李澈心里有数,说起来头头是道,“朕快要行理鬓礼,那就是大人了,不必太后辅理朝政。所谓增加一个太后,是因朕愿意供养两位父君,一来尽为人子的孝心,二来也替母皇嘉赏功臣。众卿以为如何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