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棠耽美 - 历史小说 - 重生于康熙末年在线阅读 - 第1450章

第1450章

    乌恩上前看了,米是高粱,散发着刺鼻的味道。

    抓起来一看,除了多被虫蛀过外,里面还有不少沙粒什么的。

    “掌柜的,那是不是面也有便宜的?”乌恩不死心的问道。

    那老头心里纳闷的紧,瞧这丫头的打扮,不像是买不起粮食的?

    不过,他在这条街上做了几十年的买卖,是出了名的老实人,就靠些薄利糊口。

    所以,既是客人还要更便宜的,他只好将留着打算救济街坊的半袋子麦麸子面拿出来,道:“姑娘,这是麦麸子,要是参合在其他面上,也能填饱肚子。可不敢直接吃,容易涨肚。”

    “怎么卖?”乌恩问道。

    “跟那个米一样,也给二十五文吧。”老头说着,见乌恩还要开口还价,忙摆摆手,道:“姑娘,小老儿这买卖从来不要谎价,这真是最低价了。要是姑娘不信,满街去打听,别人家再也没有这么贱的粮食。”

    乌恩听了,倒是正经八百的叫青儿走两间铺子问问,看有没有比这更便宜的米面。

    少一时,青儿回来。

    这老头说的果然不假,其他的杂粮店里,低于五十文的粮食都少。

    乌恩让老头每样称了五斗,装好了袋子,将二百五十文的账解了。

    小满见乌恩真买了,已经有些傻眼,看着面口袋,道:“买这个做什么?这个,喂猪,猪也不吃啊。”

    乌恩瞥了小满一眼,道:“满爷,早年我没被大爷带回来前,吃的比这个还不如呢。赶上灾荒年份,百姓人家,怕是连这个都吃不起。”

    小满被说的讪讪的,笑着说道:“说起来,还是咱们老爷、大爷带下宽厚,家里没见过这些。”

    乌恩请那老头帮着介绍个便宜的咸菜铺子,几个人出了杂粮铺子后,又到咸菜铺子,花八十文买了两坛子烂咸菜,这才坐上车回府。

    小满坐在车夫对过,这咸菜的臭味儿熏得他直捏鼻子。他想了想,还是忍不住隔着帘子劝道:“乌恩妹子,往后这外出采买的差事,你还是别接了。有心省银子是好的,但这么省大发了,也不一定能落下好了……”

    乌恩只是笑,晓得越是接他的话头,他越是来劲,便不吱声。

    回到别院,乌恩请小满帮忙,叫了几个婆子将东西送到厨房。曹颙已经在厨房等了,见材料来了,脸上多了笑意。

    他是诚心,让乌恩到市井买些百姓家常见的米粮,想要让儿子们唤唤口味儿,来次“饭桌”教育。

    尽管早已心里准备,晓得便宜没好货,但是看到那半口袋麦麸与霉米后,曹颙也是颇感意外。

    这些东西,厨娘们见过,却没有做过,看着曹颙,等着示下。

    只当是“忆苦思甜”了,曹颙“咳”了一声,道:“米用来闷干饭吧,面用来做窝头。咸菜水洗后切丝……”

    曹颙说完,就听有个厨娘小声道:“大爷,这咸菜里有蛆……”

    曹颙上前见了,那倒出来的半盆烂咸菜上涌动的,不是蛆,是什么?

    曹颙不禁退后一步,道:“咸菜,焯水切丝……对了,那个,要挑干净点……”

    虽说饭菜还没好,但是曹颙已经没有丁点儿食欲。

    不过,既然要让小家伙们“忆苦思甜”,就不能粗粮细吃,要不然儿子们估计要当成新点心了……

    第0664章 九子粽

    那两坛子烂咸菜,最终还是没有走上餐桌。

    别的还好说,要是吃出毛病来,不是得不偿失?

    看着厨娘们脸色儿都绿了的模样,曹颙还是让她们将这两坛子咸菜扔了,换了厨房这边腌制的芥菜疙瘩。

    曹颙还不忘嘱咐她们一句,不要像寻常似的,切了细丝,拌了香油什么的;就清水洗过,切成手指粗的条。

    虽说将到饭时,厨房里有些灶台已经用上的,但是难得曹颙亲自来一次厨房,众人也都奉承巴结的,麻利的遵了吩咐,洗米的洗米,和面的和面。

    乌恩因那两坛子咸菜没有买好,心里忐忑的,低着头,站在曹颙跟前,不晓得该如何请罪。

    曹颙见了,笑着对她说道:“差事完成的不错,这咸菜的事怪不得你……这酱菜本来就容易长东西。我记得有一年府里,好像就因雨水的缘故,坏过几缸酱菜。”

    乌恩还是有些羞愧,低着头道:“应该翻翻看看的,在府里享了几年福,奴婢也要成不知柴米油盐的废人了。”

    她是巴林郡王府的女奴,康熙四十八年到曹家时,还是个十来岁的小姑娘,如今这一转眼,也是十七、八了。

    时光如水,岁月如梭。

    曹颙道:“听紫晶说,你算盘打得不错,记账也利索,这已经是比别人强出太多。”

    想起母亲进宫,曹颙问道:“对了,太太蒙语学得怎么样了?”

    “就是请安那些话,这次去时太太还为难,想要带奴婢过去,又不合规矩。”乌恩说道。

    热河行宫,西峪,松鹤清樾。

    太后看着凳子上坐着的李氏,拉着她的手,脸上笑眯眯的,看着倒是比在宫里时欢快。

    老人家半晌才说一句蒙语,叫宫里当差的嬷嬷翻成汉话给李氏听。尽管如此,李氏仍是能感觉她的慈爱之心。

    虽不晓得太后因何对自己个儿另眼相待,但是李氏将心比心,对太后也就真心亲近,当成是亲长般恭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