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棠耽美 - 历史小说 - 汴京冷饮铺[美食]在线阅读 - 第107章

第107章

    这并不是她的错。

    可这也不妨碍虞凝霜实在不想继续这个话题。

    这回她果断出击,准备一点点把话题转移。

    “陆姐姐现在得空,想必令伯母是大好了?”

    陆十五娘点点头,神色松快一些,讲原来是家中几经波折,费劲心力寻人牵桥搭线,终于请到一位宫里退下的女医官,可算是保住了伯母性命。

    宫里退下的女医官?

    虞凝霜忽然来了精神。

    “实不相瞒,我家婆母久病缠身,我一直想再找一位医者给她好好看看。”

    第36章 血米料、油封鸭腿

    陆十五娘先是震惊于虞凝霜居然成婚了, 待听明她竟嫁了一个七品的官身之后,更是惊讶得差点把瓷勺摔了。

    但她到底见过些世面,马上调整好了情绪, 笑脸也比方才要亲切不少,不断恭贺新婚之囍,又说原来是双喜临门之类,还是虞凝霜好不容易将她拽回了那女医官的话题。

    “这一位啊!”

    陆十五娘无不激动地讲了起来,“这一位可不是普通的医官,是在太后娘娘身边侍候多年的,和娘娘同是江南人士。”

    “据说打娘娘刚入宫时就在身边。如今娘娘怜惜她年迈, 特赐了府宅奴仆无数, 放她宫外养老。可还时不时应召入宫, 情分非比寻常。”

    既在太后娘娘那处得脸, 自然于官家处也是上宾。

    所以这一位凌玉章凌大娘子,便因陪侍太后娘娘有功, 而被官家亲封为“宁国夫人”。并非靠丈夫或儿孙功勋, 这是她自己经年累月挣来的、实打实的官诰(1)。

    陆十五娘这絮絮一大顿,大概是在委婉地向虞凝霜表明——宁国夫人身份尊崇, 真真是站在医官顶点的人物了, 哪里是说请就能请到的?

    没想到虞凝霜听了, 更兴奋了。

    还真是一位难得的名医啊!

    如果能把她老人家请来,莫说是婆母的病了,福寿郎痊愈也有希望。

    虞凝霜也可以光明正大地将黄鼠狼那个庸医扫地出门了!

    虞凝霜也不是个憨的, 自然知晓请宁国夫人问诊绝非易事。

    可陆家能以平民家族之力请到, 她多少还有严铄装点门面, 想来也不是全无可能,这便旁敲侧击陆家是如何请回这尊大佛的。

    “那可是太后娘娘身边下来的老人, 什么富贵没见过?寻常财物自然撼她不动。”

    陆十五娘提起此事颇为自豪,倒也爽快告知了。

    “宁国夫人是一位老饕,唯喜爱美食佳酿,据说也好钻研些药膳汤饮,所以她对司庖厨之人嘛,比其他贵人们多存了几分在意,‘今日做的什么汤’呀‘此菜如何做得’呀,多少会这般闲聊几句。”

    “而我家那堂弟偶尔往凤驾前传送膳食,到底在宁国夫人跟前混了个脸熟。又多亏她老人家心善,这才请得动这尊大佛。”

    于宁国夫人,这或许只是日行一善的突发善心,和救助一只小猫小狗没什么区别;

    于陆家,却真的是救命的稻草。

    “虞娘子你是没见到,老夫人那气势——”

    “陆姐姐,你看我这儿的饮子冰点,能不能入她老人家法眼?”

    正滔滔不绝的陆十五娘猛然收声,与虞凝霜四目相对,半晌才恍然明了。

    对啊!

    未尝不可啊!

    她陆十五娘在大酒楼供职,多少也见过不少珍馐,可单这一碗冰碗子,就未见过手艺出虞凝霜之右者。

    若是虞凝霜再特意精心整治一番,指不定能做出什么新奇的餐食……陆十五娘忽然也顺势而上,找到了攀附宁国夫人的门路。

    其实,陆家一直苦于无法真正讨得宁国夫人欢心。

    老夫人说一不二,既然答应,便尽心登门救治。可她每回来只例行问诊,任凭家中百般邀请,却从不曾赏脸留下用饭。

    别说用饭了……也不知是因本身对饮食的讲究,还是多年浸淫宫中养成的谨慎,她对那些精心准备的茶水果子碰都不碰一下,诊完就走,除了医嘱,话也不多说两句。

    如果虞凝霜真能靠厨艺入了宁国夫人眼,那她陆十五娘作为牵线之人自然也跟着沾光。

    陆十五娘心神不禁为之一振,忙道,“你的手艺我当然信得过呀!赶巧了,她老人家每十日来家里一趟,下一趟正是后日,你看……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出了汴京冷饮铺,陆十五娘还有些一头雾水。

    她已和虞凝霜商定,创造机会让后者见到宁国夫人,进而想办法折获其青睐。

    可虞凝霜约定了往陆家去的时间,便未再多说,只问了宁国夫人在饮食方面是否有医嘱,陆十五娘如实回了——

    当然是要“清淡”“温养”,这些饮食上的医嘱大同小异,陆十五娘没觉得有什么值得单独费心思考。

    直到被虞凝霜追问“可曾特别提到什么食材?”,陆十五娘这才想起,老夫人某一回离去的时候,似看着远空随口说过一句“七月半鸭,八月半芋”,让她们多给伯母熬些鸭汤来。

    虞凝霜听了这话,便抚掌而叹,恣意笑了起来。

    “这不是正好了吗?”

    *——*——*

    “这不是正好了吗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