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六十八章 金城城下
命人八百里加急去传旨之后,高建武又下令将朝中的一众重臣们全都召集了过来,王宫里的气氛十分的凝重,不只是王上还有一众大臣们心情沉重,就连王宫里的内侍宫女们的心情都十分沉重,因为,如果大唐的大军攻陷了都城,攻陷了王宫,那他们这些宫女、内侍也没有什么好下场啊!宫中的气氛凝重,一众大臣们凝重的商议着,高建武揉着紧皱着的眉头,一脸头疼道。 “大家商议这么久,现在最要紧的就是三件事,一,让渊盖苏文尽快率领大军回师,孤已经派人八百里加急去传旨了!二,将唐军火炮的情况告诉各城,下令各城严防死守,现在起草诏令,立即传送各城!三,派使臣去唐军营中面见大唐皇帝,向大唐皇帝赔罪,并承诺从新罗退兵,谁愿出使?” 自古以来,两军交战不斩来使,况且大唐乃是礼仪之邦,倒是不至于有什么危险,所以高建武话音一落,立即有大臣出列。 “臣愿往唐军大营,一定力劝大唐皇帝退兵!” “臣愿往唐军大营!” …… 消息很快就在城中传了开来,听过的百姓无不懵了,虽然知道大唐皇帝御驾东征,但是他们对辽东有着极大的期待,因为大唐皇帝只带了十几万大军,他们还期待能将唐军阻挡在辽东之外呢!当然,他们也想过辽东有可能会失陷,但是却没想过辽东竟然这么快就失陷了,这发生的太突然了,辽东失陷,那就意味着唐军有可能长驱直入直接攻入腹地,更让他们心中惊慌的是,辽东为什么会那么快失陷?要知道,当初前隋百万大军东征,辽东都没这么快失陷,如今唐军只有十几万大军,辽东为什么会这么快失陷呢?是辽东守军疏忽了吗?还是唐军的战力强到可怕?真相到底是什么?真相是因为唐军有一种攻城拔寨的利器,火炮!平壤里的百姓都懵了,火炮是个什么东西?竟然能这么快就攻陷了辽东?高句丽王和朝中的大臣们听说过火炮,但是普通的百姓谁关注这个啊?他们根本就没听说过火炮,根本就不知道火炮是什么,虽然不知道火炮是什么,但是他们很快就知道,火炮原来是李庸制造出来的,听到李庸这个名字,整个平壤城的百姓心里都十分的复杂,因为李庸这个名字在平壤城大名鼎鼎,无人不知无人不晓,因为李庸就是一个传奇,关于李庸的故事比传奇话本还要传奇,而且,渊盖苏文出使大唐返回高句丽后,一番造势,让李庸在平壤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,而后李氏商行带来的苏茶、一线天美酒、琉璃器具等等更是惊艳了整个平壤城,这也加大了李庸的知名度,整个平壤城的百姓在知道渊盖苏文和李庸是好友的时候,还有种与有荣焉的感觉,在渊盖苏文领兵出征的时候,这种与有荣焉的感觉达到了顶峰,因为有李庸的帮助,他们才有出征新罗的机会,然而,谁能想到,大唐却出兵了,谁能想到,就是李庸制造出来的火炮攻陷了辽东,此时平壤城百姓心里的滋味可想而知了,简直就是哔了狗那种感觉。王宫之中,众臣已经散去,但是高延寿却仍然留在了大殿之中。 “高爱卿,你还有何事吗?” 高建武沉声问道,虽然朝臣们提出了三条解决困境的办法,但是他仍然忧心忡忡,高延寿犹豫了片刻,沉声道。 “王上,臣心中还有话不吐不快!” 高建武皱眉问道。 “值此危机之时,正是需要群策群力的时候,你若有什么想说的就畅所欲言!” 高延寿沉声道。 “王上,臣有些担心渊盖苏文!” 高建武皱着眉头道。 “担心渊盖苏文?担心他什么?” 高延寿沉声道。 “当初渊盖苏文说大唐不会出兵,说李庸会帮助说项,结果呢?李庸没有说项,不但没有说项,而且还极力支持出兵,为什么?一定是因为火炮啊!渊盖苏文去过大唐,是李庸的好友,他到底知不知道火炮的厉害?他到底知不知道大唐会出兵?渊盖苏文到底是大唐皇帝的臣子,还是王上的臣子?臣现在有些怀疑,这渊盖苏文极力鼓动征讨新罗,这会不会是个阴谋?” 高建武听了皱着眉头缓缓的踱步,沉声问道。 “你是怀疑渊盖苏文的忠心?” 高延寿抱拳道。 “王上,臣绝不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,而是臣心中真的有很多疑惑,在渊盖苏文出使的时候,李庸已经是名扬天下的大才子,是大唐皇帝面前的宠臣,在大唐位高权重,那是什么样的地位?而渊盖苏文呢?当时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小副使而已,他为何突然和李庸成为了至交好友?他和李庸把酒言欢的时候,到底说了什么,谁又知道呢?然后,渊盖苏文借此平布青云,拿着李庸书信鼓动出兵,领大军出征在外,然后唐军趁机入侵,王上,虽然这只是臣的猜测,但是不可不防啊!” 高建武听着听着,脚步越来越慢,终于彻底停住了,其实他心里又何尝没有疑惑,这一切的一切到底是巧合呢,还是自始至终就是个阴谋?如果是个阴谋的话,那渊盖苏文到底是参与了其中,还是被利用了?见到王上停下来凝神思索,高延寿继续道。 “王上,出征的大军可是咱们高句丽最精锐的兵马啊,也是咱们高句丽最大的希望,绝不容有失,万一渊盖苏文有异心的话,那这后果不可设想啊!王上,不可不防啊!” 这次征讨新罗,渊盖苏文也彻底证明了自己领兵的才能,要说谁最适合领兵抵挡唐军,那毫无疑问就是渊盖苏文,高建武认可渊盖苏文的领兵才能,但是高延寿的话却又不得不让深思,如果渊盖苏文有异心的话,怎么办?征讨新罗的那二十万大军,可以说是高句丽唯一的希望,如果渊盖苏文真的暗中投降了大唐,那他举手投足间就能葬送了这支大军,如果没了这支大军,还能靠什么击退唐军?渊盖苏文一定有异心吗?不一定,不确定,但是敢冒这个风险吗?一旦看错了人,那可就是国破家亡的下场啊!高建武皱眉沉声道。 “你说的这些孤会考量的,你既然受了伤,且回去养伤自省吧!” 高延寿听了磕了头之后,恭恭敬敬的退了下去,他知道,今天过关也只是暂时过关而已,今天就有朝臣当堂弹劾他,认为他丢了辽东,不惩处不足以平民愤。虽然王上没有下旨惩处他,不代表不会秋后算账,如果渊盖苏文带着那二十万大军回师,打退了唐军,那他一定会被秋后算账,到时候,就算他没有获罪,恐怕也再无起复的希望,大丈夫在世,不可一日无权,不可一日无美酒美人,所以,要想彻底摆脱罪责,要想重掌权势,就必须在这场战争中立下功劳,而要想立下功劳,就必须领兵,如果连领兵的机会都没有,又何谈立下功劳呢?所以,他才针对渊盖苏文,不只是因为他嫉妒渊盖苏文,还因为他垂涎渊盖苏文的兵权,当然渊盖苏文也确实有些可疑,虽然王上刚才没有直接作出什么表示,但是他明白,他刚才的话已经让王上对渊盖苏文起疑了,他深刻的明白,渊盖苏文的那支大军对高句丽来说多么重要,重要到由不得出现一点变故,朝霞如血,将金城染成了红色,就如同流不尽的鲜血,虽然每天停战之后,双方都会收走尸体,但是浓重的血腥味却依然挥之不去,金城城头城下,就连砖石泥土都被浸入了黑红的血色,城外的大军缓缓铺开攻城的阵势,城墙上的将士们静静的望着这一幕,眼神中没有惊慌,只有麻木和渴望,如今已经是守城的第十二天,这十二天来见到了太多太多的死亡,身边不知道多少同袍倒下,城下不知道多少高句丽人倒下,然而,战争却依然在继续,压抑,疲惫,每个人都憔悴不已,眼中充满了血丝,仿佛随时都会倒下,仿佛再也见不到明天的太阳,如果见不到明天的太阳倒也好,至少不用再杀戮,或者被杀,朝阳原本充满生机,然而如今在他们的眼中却充满了血腥,因为太阳升起就意味着杀戮或者被杀又开始了。 “女王来了!” “女王来了!” 握着冰冷的武器麻木的望着城外的将士们眼中终于充满了动容,这十几天来,高句丽的攻城不可谓不凶猛,有几次高句丽人攻上城头,城池差点就失守,然而,即便是那么危险的时候,女王也依然站在城头上,也许女王无法提剑和他们一起杀敌,但是只要女王在城头上和他们站在一起,他们心里就有莫大的勇气,女王带着侍女还有城中的妇人们担着肉粥劳军。 “坚持住,再坚持几天,高句丽一定会退兵的,也许明天高句丽就会退兵,一定要坚持住!” 女王同样十分憔悴,但是走在城头上却不断的鼓舞着将士们,望着城外的大军,她不知道自己还能坚持多久,也不知道将士们还能坚持多久,这也不知道城池能守多久,现在,唯一能让她坚持下去的信念就是大唐已经出兵,自从高句丽大军合围金城之后,她就再也没有获得过城外的消息,现在唐军应该已经到了辽东了吧?也不知道,如今辽东的战事到底如何了?希望唐军能快点打胜仗,逼迫高句丽大军回师,金城外,高句丽大军阵前,渊盖苏文端坐在战马上,披风随风飘扬,只是他的脸色十分沉着,少了几分当初的意气飞扬,他没想到都快半个月了,竟然还没有攻下金城,明明就只差临门一脚了,却怎么也进不去,真是急死人了,也不知道辽东的战事怎么样了,算起来唐军已经进入了辽东境内,不过,唐军要攻下建安城应该也那么容易,这几天也没收到都城的消息,这说明唐军仍然还被阻拦在建安城下,若唐军已经攻下建安城,那不可能没有消息传来,不过,即便如此,他也要尽快攻下金城。 “金城的守军已经是强弩之末,今天务必攻下金城,传本帅的将令,大军攻城!” “大帅有令,开始攻城!” “大帅有令,开始攻城!” 号角声起,隆隆的战鼓声在鼓舞着士气,虽然春光明媚,但是天地间却充满了肃杀,流矢声,呐喊声,惨叫声……渊盖苏文坐在马上面色凝重,喝道。 “传本帅的将令,攻城的将士有进无退,无鸣金而退回者,立斩不赦!” “报,大帅,有王上钦使到!” 渊盖苏文听了不由眉头微挑,有王上的钦使到,看来建安城很有可能被攻陷了,这才几天的工夫?唐军的战力当真不弱啊!王上派钦使来这是要催促他早日攻下金城,早日攻下新罗啊! “本帅还要临阵指挥,不能亲往迎接,就请王上的钦使来阵前吧!” 渊盖苏文一边说着,一边在心里下定了决心,今天一定要攻下金城,就让王上的钦使亲眼看着大军攻下金城,也省去他专门派人回去报捷,就在渊盖苏文这样想着的时候,数十骑一人双马风尘仆仆的随着他的亲兵行来,让渊盖苏文有些意外的是,来的人竟然王宫的一位侍卫统领,渊盖苏文不知道的是,高建武急于让他回师,根本就没时间按照规程安排钦使,直接让王宫侍卫来传旨。 “原来是洪统领来传旨,洪统领一路辛苦,本帅临阵指挥,未能远迎!” 渊盖苏文拱手客套道,然而奉命传旨的侍卫统领可没时间和渊盖苏文客套,迫不及待道。 “王上有旨,渊盖苏文见旨立即撤兵回师,片刻不得延误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