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棠耽美 - 历史小说 - 逆天换明在线阅读 - 第八十章 阿济格的惊喜

第八十章 阿济格的惊喜

    一纵马缰,毛文龙奔下土丘,却有亲兵试图阻拦,“大帅,还在战斗厮杀,稍等片刻再入城吧!”

    毛文龙呵呵一笑,摆手道:“城上已无厮杀,入城安全得很。”说完,他双腿一夹马腹,向前驰奔而去。

    此时进城当然是安全得很,战斗已经完全在城内,城门被东江军完全占领,根本没有建虏能够构成威胁。

    不仅如此,东江军的多点突破,很快便将城墙全部占领,并迅速向纵深挺进,将敌人分割包围。

    充分发挥兵力优势,是尽快结束战斗,并减少伤亡的有效战术。单从这点来看,浪费些火药四门皆炸,还是非常值得的。

    至少在郭大靖的思维中,人命远比物资更宝贵。或许古代不是这样的观念,但却不影响他用实际行动去实现他禀持的理念。

    “杀,杀,杀呀!”尼马禅已经处于癫狂状态,红着眼睛叫嚣着,带着一票人马拼命顽抗。

    他的左肩受伤,只能右手持刀,在亲兵的卫护下,且战且退,再疯狂也抵挡不住人潮汹涌的猛烈进攻。

    特别是他的盔甲旗号,吸引了一支明军的注意,从城破后便死死地咬住不放,从城上拼斗,又厮杀到街巷。

    “冲,冲啊!”毛永诗的运气很好,从南门突破,杀上城墙便发现了这条大鱼,便一直冲击追杀,不肯轻易放过。

    敌我双方再一次碰撞厮杀在一起,惨叫哀嚎、喊打喊杀,在街道上又是血肉横飞的惨烈景象。

    建虏再一次败退下去,留下几十具横七竖八的尸体。而跟随尼马禅的兵力,已不足百人。

    而又有东江军赶来支援,使得毛永诗所率的追击部队始终保持着数倍的兵力优势。

    不仅有追兵,还有从旁边街巷杀来的东江军,不断地削弱着这支建虏的力量。

    终于,尼马禅和几十名建虏退无可退,被四面八方攻进来的东江军,包围在了街心。

    “杀,杀!”尼马禅抡着弯刀,疯狂地嚎叫着,率领手下向前进行了最后一次自杀似的冲锋。

    箭矢、火铳从四面八方射来,长枪如林,战刀滴血,没有仁慈,没有劝降,有的只是血债血偿的仇恨。

    “啊,啊,啊!”尼马禅遍体是伤,还瞪着眼睛,死死地盯着面前的东江士兵。

    那是一个年轻的士兵,手里的长枪深深地刺入了尼马禅的胸口。士兵的眼中有仇恨,有兴奋,还有那么点点的恐慌。

    但这都不重要了,又有刀枪从旁砍来刺来,尼马禅在血肉横飞中倒了下去。

    什么甲喇额真,什么身经百战,什么武技高超,到了生命终结的时候,与野狗被杀也没什么区别。

    现在,早已经不是显露个人武艺的时代了。什么万夫不挡,什么七进七出,在评书里听去吧!

    郭大靖进了城,并没有参加城内的战斗。战阵,集体,这是取胜的关键,他不熟悉这个,也没与战友并肩作战过。

    而且,东江军多点突破后,进展极快,他也就没屁颠屁颠地追上去帮忙。zWWx.org

    武器装备,他不是特意搜刮,而是随手收起。他也将有自己的士兵,将尽量地保证他们甲坚兵利。

    这不是什么自私,他的部队也是东江军,战力强横也是整个东江军的支柱和骄傲。

    当然,如果东江军需要,郭大靖也会拿出来。他随身就是个兵器库、粮仓,由他带着,其实是更方便。

    义州城已经被攻克过一回,现在重占,郭大靖也知道没啥太多的物资,也没急着跑去仓库。

    建虏撤出朝鲜时,他们大肆劫掠的金银财宝、粮草物资,才是郭大靖盯上的目标。

    也没奢望全部留下,但郭大靖可全指望着从建虏那里发一笔横财,为自己的独立发展奠定基础。

    城内的喊杀声逐渐停息,战斗结束得如此之快,有些出乎郭大靖的意料。但他转而一想,中毒的建虏不少,守军的实力被大大削弱,也便释然了。

    一阵马蹄声在身后响起,郭大靖赶忙让到路旁,抬头看时,却是毛文龙带着亲兵纵马而来。

    “见过大帅。”郭大靖躬身施礼。

    毛文龙勒住战马,看到郭大靖独自一人,开口问道:“怎么单独走动,城内未靖,要注意安全。”

    郭大靖说道:“谢大帅关心。末将很警觉小心,不会有事儿的。”

    毛文龙点了点头,说道:“带几个亲兵,你自己挑选。”说着,他一纵马头,向前疾驰而去。

    郭大靖苦笑无奈,他身上的秘密太多,习惯了独自行动。这要带上亲兵,简直太不方便了。

    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

    太阳懒懒地挂在天空,散发着无精打采的光芒。但暖意已生,已经能嗅到春天的气息。

    阿济格率领着三千精骑,已过宣川,正奔驰在前往龙川的路上。

    本来速度会更快一些,阿济格也没有拖延敷衍的意思。但朝鲜义兵的蜂起,拖延了阿济格所率建虏行进的脚步。

    虽然朝鲜义兵不敢与这大队建虏正面交锋,但搞偷袭、破坏,却令阿济格所部甚是恼火,甚至是无计可施。

    用树木、石头堵塞道路,掘壕挖沟阻碍骑兵,甚至是躲在山林中用弓箭、火铳袭击。

    对建虏造成的伤亡不大,但让建虏时不时就停下,还要加强警戒,速度自然快不起来。

    几声火铳响过之后,前面的部队又停了下来。阿济格心烦意乱,用马鞭子轻轻抽打着靴子。

    这简直就是铁棍打蚊子,折腾得够呛,却少有收获。

    阿济格没经历过这样的战事,要么真刀真枪面对面的打,要么就躲得远远的少来烦人。

    部队又开始了前进,短暂的骚扰只打伤了两匹战马。损失可以忽略不计,但对人的心情却影响不小。

    “贝勒爷。”甲喇额真特库殷皱着眉头,落马阿济格半个马头,开口说道:“大队在路上尚有这样的袭扰,信使恐怕很难通畅来往。”

    阿济格点了点头,说道:“硕讬贝勒始终没有消息传来,估计是信使被半路截杀。可这好象也没办法,也不能总是大队护送信使。”

    特库殷不无担忧地说道:“朝鲜人倒好对付,一群乌合之众罢了。可东江军未遭打击,他们若大举出动,留守城池的兵力就显得单薄了。”

    大城一千,小城五百,这是建虏攻朝时在所占的城池留守的兵力。

    如果是朝鲜义兵,肯定难以攻取;东江军的装备简陋,也不擅长攻城。这是阿敏等人之前的预估,也不算离谱。

    但事实恰恰给了他们意外,龙川、义州被攻破,证明东江军具备了攻城能力。不管东江军付出了多大的代价,都是建虏所不能接受的。

    这才有岳讬、硕讬、杜度三位贝勒率军回师,分区扫清反抗力量,保证后路通畅。

    可意外再次发生,岳讬竟然被袭杀。这可是建虏叛明后死于战场的最高级别的官,在明人的描述中,是相当于王子的存在。

    硕讬为替兄报仇,率部赶往义州。可之后,便再无消息传来。阿济格是做梦也想不到又死了一个贝勒,还认为是朝鲜义兵截杀信使所致。

    三千精骑,已经是随阿济格进入朝鲜的全部本旗人马。岳讬、硕讬、杜度也同样带着数千本旗人马。

    如果攻朝的全部都是阿敏的镶蓝旗,几个光棍贝勒谈何制约和监督?而阿敏借后路不靖把几个贝勒支出,也是看到了这一点。

    皇太极想借攻朝和袭击东江军,消耗镶蓝旗的实力;阿敏也同样把不属于本旗的人马派出,去与东江军和朝鲜义兵厮杀。

    阿济格借机率兵而出,是不想趟浑水。阿敏愿意干什么干什么,他不在近前,也就谈不到监督不力。

    谁让阿敏是主帅呢,要说过错,那首先是皇太极的。

    别看皇太极即位后,阿济格、多尔衮、多铎表现得挺乖顺,在历次征战中也极是卖力。

    但从历史上皇太极死后的变局看,这哥仨却是一直对逼死亲娘的皇太极怀恨在心,更认为汗王之位本应是多尔衮的,被皇太极阴谋夺取。

    所以,阿济格使用了些小手段,又找机会带兵回师,不掺和阿敏和皇太极的明争暗斗。

    对于为岳讬报仇,阿济格也不是很热衷。那可是皇太极的忠实拥护者,死了就死了,他老爹代善也参与了逼死大妃阿巴亥。

    只要保住义州和龙川,阿济格认为就完成了任务,并能够向皇太极和阿敏交代。

    至于东江军大举出动,阿济格也不是太担心。万一打不过,就退回辽东呗!反正自己就三千人马,势单力孤也说得过去。

    “轰,轰,轰!”接连三声爆炸,打断了阿济格与特库殷的对话。

    阿济格甚是惊诧,朝鲜义兵有火铳,他并不奇怪。可这爆炸,听起来象火炮,可又有区别。

    不仅是阿济格,连他所率的部队,也是第一次遭到地雷的袭击。进入到了义州地界,袭扰的人马中,又多了东江军的多支小部队。

    这再不是几支箭几火铳,打了就跑的袭扰。东江军的百人队,埋设地雷,据险而击,阻挡着建虏前进的脚步。

    袭扰并没有明确的目的,大军攻打龙川、义州城,都是临时做出的决定。依照当时的通讯速度,也不可能传达到分散的袭扰小队。

    但见到敌人就打,就袭,就骚扰,是他们的任务,也是军人的责任。

    如同硕讬的部队遭到袭击一样,阿济格的人马也不知道对手有了新武器,传说中的“钢轮发火”。

    两个碎石雷就干翻十几个建虏,趁乱又是一通弓箭火铳的射击,建虏被打蒙了。等他们调整过来追击,又被诱到了地雷阵里。

    等到袭击者自行撤离,建虏已经付出了几十人的死伤。尽管伤者居多,但这次较大规模的袭扰,却让横冲直撞的建虏在继续行进后,不得不小心谨慎起来。

    其实,这就达到地雷使用的目的了。就是让敌人知道有,不敢随意行动,但埋不埋在我。

    显然,阿济格和他的所部又长了姿势,刚刚率军回师,东江军就给了他不小的“惊喜”。

    …………………

    不管阿济格率领的三千精骑被拖住了脚步,东江军大举出动已经达到了目的。第二天天一亮,便开始撤退。

    携带的粮草物资有限,连战连捷之后的伤亡也不小,只能回岛休整,这也是东江军作战的规律,或者说是习惯。

    龙川、义州城缴获了部分粮草物资,毛文龙只留下一半,其余的都送给龙骨山城的朝鲜义兵。

    鉴于龙骨山城的朝鲜义兵的人数并不是很多,毛文龙又留下一千人马,押运物资前往支援。

    龙骨山城或许会成为鼓舞朝鲜人勇敢抗击建虏的旗帜,毛文龙是这样想的,也就要尽力相助。

    “大靖,你确定先不回皮岛?”毛文龙临行前最后一次征询郭大靖的意见。

    郭大靖躬身道:“末将缺的是战场经验,正好趁机多加历练。”

    停顿了一下,他又微笑着补充道:“大帅放心,末将的命硬得很,不会英年早逝的。”

    毛文龙呵呵一笑,说道:“本帅观你的面相,也不是短命之相。既如此,这一千人马就由你统率,你还可以挑选将领辅助。”

    郭大靖赶忙谦辞道:“末将愿为辅助,还请大帅挑选熟悉建虏、能征惯战的将领为主。”

    毛文龙沉吟了一下,说道:“你与刘兴祚可相与得来?还有尚可喜,看着关系还好。”

    郭大靖很痛快地答应下来,说道:“这两位将军经验丰富,末将正可向他们多加学习。”

    最熟悉建虏的自然是叛金归明的刘兴祚,尚可喜本来想拜毛文龙为义父,历史上他就曾名毛可喜。但毛文龙听了“毛家军”的警诫,婉言谢绝,命其为主将,也有安慰之意。

    对郭大靖来说,刘兴祚是他很钟意的。尚可喜嘛,现在也在抗击建虏,还很拼命,他也不必用超过历史的态度。

    “那便如此定了。”毛文龙说道:“以尚可喜为主将,刘兴祚和你为副,本帅为你们再增兵一千。”样样稀松的逆天换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