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棠耽美 - 历史小说 - 大魏宫廷在线阅读 - 第173章:万世之基(二)【二合一】

第173章:万世之基(二)【二合一】

    『PS:几位书友好像搞混了,「认字」跟「学知识」两者是不同的。』

    ————以下正文————

    全国性的文化普及,魏国暂时没有这个能力。

    基于这个时代的整体状况,赵弘润认为,举国有至少七成的百姓是不认得字的——他们会讲魏国的语言,但是让他们写,十个有九个半是写不出来的。

    或许有人会觉得,魏人大多数都不认得字,那他们日常生活、购买必需品时又该怎么做呢?

    其实很简单:依靠自己的身体。

    比如文字中的「庹」,它就是代表成人并举双手时两手之间的距离,为何会在明明有「丈」、「尺」的测量基础上还是出现了这种其实并不标准的测量单位,其实已不难猜测。

    纵使是不识字的人,亦有他们的智慧。

    而在剩下的三成中,又有约六七成左右只认得几个或者十几个常用字,会写自己的名字,只有极少数、极少数人,才认得百余个字、甚至是几百个字,能够顺畅地观阅书籍——这极少数极少数的人中,也包括了王族、士族,以及平民百姓当中那些不满足于当前社会地位,希望通过念书、通过考举来改变当前状况的人。

    而在这类人中,再考虑到那些有机会认字学文的富家子弟未必都有才华,因此,似介子鸱、张启功等平民出身的俊杰,就显得弥足珍贵。

    几日后,礼部便按照魏王赵润的要求,将天下姓氏搜集到一块,编了一本《百家姓》,与其说是书籍,倒不如说是薄薄的一本小册子。

    这玩意居然也能算做「书」?

    当把这本《百家姓》递给魏王赵润时,礼部尚书杜宥的双手都在颤抖,仿佛是有些惶恐不安。

    还能是惶恐什么呢?无非就是惶恐于他这位魏国的礼部尚书,为了王命居然编出这么个玩意,这传出去,那可是要被天下读书人笑话的啊!

    相比之下,赵弘润倒是看得很满意,美中不足的是,这天底下的姓氏拢共也就那么些,以至于这本小册子过于薄了,若是用于教材,赵弘润并不满足。

    如何在加点分量呢?

    当他把这件事说给内朝诸大臣听了之后,介子鸱当即就笑着说道:“陛下,此事易儿,不如就在某个姓氏后加几位我大魏的名臣、名将……”

    这个主意好啊!

    无论是赵弘润还是内朝其余大臣们,闻言均眼睛一亮。

    就拿「赵」这个字来说,完全可以在后面加上他赵润的事迹,这也是一种扬名的方式——虽然赵润本身并不在乎名气,但魏国的子民,好歹也该对他们的君王有所了解吧?

    “很好,就按照介子所说的办!”

    赵弘润笑着拍定了此事。

    于是乎,礼部又开始整理、撰写。

    足足编写了两个月,才编写出第二版的《百家姓》,即在天下诸多姓氏的继承上添注了名人——主要是魏国的名人,只有在实在无法相提并论的情况下,才会选择他国的名人。

    就比如「吕」这个姓,虽然说赵弘润的宗卫们当中,就有一个叫做「吕牧」的,而禁卫军的尉官中,也有一人叫做「吕挚」,但这两人跟「齐王吕僖」比起来,那可就是天差地别了,因此,「吕」这个字的代表人物,魏国礼部并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,只能选择齐王吕僖。

    类似的,还有韩、楚、秦、赢等字。

    在按照赵弘润的意见给予修改后,礼部将第三版已比较完善的《百家姓》,送到了魏王赵润面前。

    赵润仔仔细细观阅,并未发现什么漏洞,便召来大太监高和,叫后者派人将这本《百家姓》,送至冶造局,由冶造局刻字、印刷。

    以冶造局如今的技术工艺,活字印刷并不是什么大的难题,他们甚至可以一步到位地选择了铁质的单个活字——当然,由于模具无法做到如此精细,很多时候还是需要人工打磨。

    没过多久,第一版印刷的《百家姓》,便由冶造总署的署长王甫,亲自送到了垂拱殿。

    赵弘润仔细翻阅,非常满意地赞许了王甫。

    而内朝诸大臣们,则对这本印刷出来的书籍叹为观止——此前他们根本没有想过,先贤留下的经典,居然能通过这种方式,那个,印刷出来。

    看着那本被年轻君主称之为线装书的《百家姓》,杜宥、李粱、徐贯等老一辈的臣子们面面相觑。

    随即,杜宥试探着询问冶造总署署长王甫道:“王大人,敢问这种印、唔,印刷术,印刷这样的《百家姓》,耗时需要多久?”

    王甫虽然不是像陈宕、荀歆那类精于工艺的技术型官员,但是对于这个问题,他却是了若指掌,毕竟这也是他的本分。

    于是他想了想就回答道:“印刷并不复杂,只要有活字模具,大概半天工夫就能排版,然后检查错字,再涂墨印刷,大概需要一整天吧。”

    『一整天啊?』

    杜宥、李粱、徐贯这几位老臣对视一眼,脸上不自觉地露出几分微笑:这所谓的印刷术,也没什么嘛。

    毕竟他们手抄一本《百家姓》,也只需大概两、三个时辰,然而冶造局却需要一整天的时间来印刷。

    赵润自然看得出来这几位老臣的不以为然,心中暗暗一笑,故意问道:“王甫,印刷一百本《百家姓》,需要多久?”

    王甫连忙躬身,在想了想后回答道:“回禀陛下,需要三日。”

    『三、三日?』

    杜宥、李粱、徐贯这几位老臣脸上的笑容顿时一僵:仅仅三日,他们纵使不吃不喝、不休不眠,也抄不完一百本百家姓啊。

    “那么,一千本呢?”赵弘润又故意问道。

    王甫显然也看出了点什么,笑呵呵地回答道:“回禀陛下,十日足以!”

    此时再看杜宥、力量、徐贯三位老臣,早已面面相觑地说不出话来了。

    “这就是技术啊,几位大人。”

    看了一眼杜宥、李粱、徐贯,赵弘润正色说道:“十日内,冶造局就可印刷一千本一模一样的书籍,这是人力抄书所万万不能相比的……”

    看着冶造总署署长王甫,心中想着冶造局所拥有的工艺技术,礼部尚书杜宥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忽然,杜宥想到了一件事:既然冶造局可以印刷《百家姓》,换而言之,其他的书籍他们也能够印刷咯?

    想到这里,杜宥立刻询问了王甫。

    果然,王甫点点头说道:“当然。”

    杜宥、李粱、蔺玉阳、冯玉等人对视一眼,心中咯噔一下。

    在这个时代,相比较平民,文人还是有一种莫名的优越感的——可能大部分的读书人都有着不错的品德,并不会轻贱那些连字都认不得的平民,但在其骨子里,还是难免会认为自己比这些大字不识的农民拥有更高的社会地位。

    这一点,纵使是像杜宥、李粱等老臣亦不能免俗。

    可如今,冶造局利用印刷术,具备了在十日内就能印刷一千本书籍的能力,也必然会使书籍的数量过多,从而导致书籍的价格(非价值)低贱,可能低贱到连在田地里务农的农民都有能力购买。

    虽然似杜宥、李粱等臣子十分重视垦田的农民,认为他们是使国家富强的基石之一,但他们仍无法接受这种情况,在他们看来,只有一小撮人出类拔萃的人,才有资格阅读圣贤留下的书籍——如果你生来是农民,就该老老实实去田地里务农,而不是用站满泥土的手去触碰先贤留下的经典。

    这是这个时代文人的固有偏见,无法根除。

    “陛下!”

    冷不丁地,杜宥高呼一声,朝着赵弘润拱手而拜,让后者吓了一跳。

    “杜卿?”赵弘润惊讶问道。

    只见杜宥拱了拱手,一脸严肃地说道:“请陛下务必将冶造局那些印刷书籍的机械,交予我礼部监管。”

    赵弘润一听就明白了。

    很显然,杜宥是担心冶造局在有这个能力后,将魏国所拥有的书籍通通印刷个几千份、几万份,广发于民间,这样做的后果就是,王族、士族无法再垄断书籍,未来二十年后,他们的地位将受到平民子弟的严重影响。

    其次,所谓物以稀为贵,一旦书籍变得普及,纵使是前代圣贤遗留下的书籍,其价格与价值也难免出现影响,这对于杜宥来说,是无法忍受的。

    赵弘润微微点了点头,他也理解杜宥的担心:万一圣贤的书籍泛滥到平民百姓拿他当厕纸用,这非但违背了他印刷书籍的初衷,也侮辱了著写这些书籍的圣贤。

    不过在这件事上,他早有考量:“杜卿且放心,朕并不会坐视圣贤经典因为印刷术的出现而泛滥,纵使为了教授国民认字,朕也只允许冶造局印刷像《百家姓》这类认字用的启蒙书,那些先贤的书籍,朕并不会使其泛滥于民间。”

    他做出这样的决定,一方面固然是为了安抚王族、贵族、士族,使其不至于产生惊恐;而另外一方面,也是因为他觉得,魏国还没到可以大量印刷那些圣贤书籍的地步。

    揠苗助长的危害,他也是懂得的。

    听了赵弘润的话,杜宥这才放下心来,不过他还是请求赵润务必派人守住印刷术这个秘密——这非但是为了魏国的上流阶级,也只是为了整个中原其他国家的贵族阶级。

    不过赵弘润倒不以为然,因为他知道,别看印刷术是跨时代的工艺技术,但倘若这玩意落在韩王然与楚王熊拓手里,这两位绝对会将其束之高阁,绝不会滥用,原因就在于印刷术的影响力太过于深远,对于当前时代的国家来说利弊参半,绝非是那种一下子就能使国家富强起来的工艺技术。

    “这样吧,王甫,你回冶城后叫人整理整理,将印刷的器械,移交给礼部。”

    在想了想后,赵弘润还是决定由礼部来掌管这项神器,毕竟礼部本身就是掌管仪礼的机构,其中当然也包括对百姓的教化。

    “是!”王甫拱手拜道。

    “陛下英明!”年过六旬的杜宥,朝着赵弘润深深地行礼。

    赵弘润摆摆手,笑着提醒道:“杜卿,朕将这等神器授予你礼部,可不希望你礼部将其束之高阁。……我想,因噎废食的道理,你也明白,切不可因为此物会引起动荡,而忽视它带来的偏离,比如说,礼部用此物来印刷一些邸报,或者稍稍印刷一些书籍,只流传于朝廷官员内部,这也是不碍事的嘛。”

    “臣受教。”杜宥拱了拱手说道。

    确实,倘若只是印刷个几百本书籍,仅流传于像各地县令、郡守、都尉这等朝廷官员,这在杜宥看来倒也不碍事,毕竟那些人本身也属于士族范畴。

    “接下来,就来商议一下学塾的事吧。”

    赵弘润拍了拍手说道。

    既然普及认字的教材已经有了,那么理所当然,就要考虑一下如何普及教育——当然,这个教育指的是普及认字,魏国还没有能力真正地普及教育。

    普及教育,最好的途径当然是开办学塾。

    其实在此之前,魏国就有类似的学塾,宫中有专门教导皇子的宫学,宗府也有培养本族子弟以及宗卫的学堂,就连在朝中,也有培养年轻官员——确切地说应该是进阶性培养的学塾,就在翰林署辖下。

    而前些年,魏国又在大梁创办了军塾,专门培养军官,将那些勇武的千人将、军侯,培养成认得字、能看得懂兵法的指挥将领。

    可是面向民间百姓的学塾,朝廷却是一个都没有。

    在魏国的民间,大多还是有钱人家聘请教书先生教导自己子女的模式,而穷苦子弟,则几乎没有接触学识的机会。

    很多有志气的年轻人,全靠在富贵人家做工,在讨得主人家欢心后,这才有机会一睹书籍。

    不过这类的可能性太小,大多数情况,这些年轻人家里,多多少少是得有一点钱的。

    就比如天策府右都尉张启功,他也是平民出身,但他的父亲乃是黄池县的狱卒,凭借着一些灰色收入,倒也有可能给儿子想办法弄几本书籍。

    再比如北一军的军师参将周昪,他就是小贵族子弟出身。

    骆瑸亦是。

    再比如汾阴令寇正,虽然他是穷苦平民子弟,但在他的家乡,却有「尚勋」这位旧氏族出身的老师,教授他学业。

    真正一穷二白的平民子弟,想要接触书籍的可能性实在是太低了,几乎微乎其微。

    所以说,并非只有王族、贵族、士族、地主阶级才会出现人才,而平民却没有丝毫诞生人才的可能,说到底,平民子弟只是被贫穷所限制——占魏国总人口将近九成的平民阶曾,难道就当真没有天资卓越的?

    这不现实!

    当然,这只是赵弘润内心的想法,并不敢透露出来,否则,必定会引起王族、贵族、士族的联合抗拒——这些人纵使不敢违背他的王令,也必定会在这件事上从中作梗,以确保他们的地位以及所能拥有的一切,日后不至于被人才井喷的平民子弟,或者说新士族所取而代之。

    “……朕决定在每个郡的几个大县,以礼部的名义开设学塾,无偿招收那些几岁的稚童,教授他们习文认字……”

    听到赵弘润这第一段话,诸内朝大臣心中并无波澜。

    因为赵弘润这第一步,迈得很小且十分谨慎。

    目前,魏国拢共有河套、河西、三川、河东、上党、河内、颍水、商水、梁郡、宋郡、邯郸这十一个郡。

    而在这九个郡中,能称得上大县的,其实也并不多,就拿三川郡来说,目前就只有两个,一个是仍在建设当中的王都「雒阳」,还有一个便是「雒城」。

    而河东郡,也只有「汾阴」、「安邑」,再加一个勉勉强强凑合的「临汾」。

    纵使是最近几年魏国发展最快的颍水郡,能称得上大县的也就「新郑」、「安陵」而已。

    再加上河内郡的「山阳」,邯郸郡的「邯郸」,商水郡的「商水」与「鄢陵」,上党郡的「泫氏」,宋郡的「定陶」、「睢阳」,基本上在每个郡内,能称得上是大县的,也就那么一两个,最多三个。

    因此保守估计,估摸在三十座城池左右。

    而赵润希望礼部在这三十座城池内,分别开设一座学塾,无偿招收幼龄的学子。

    这约三十座学塾,姑且可以叫做「国立学塾」,因为它们由朝廷全部斥资建造,隶属于礼部辖下的。

    说实话,以魏国目前的财力,建设这三十座学塾,并不是什么问题。

    “只招收幼龄的稚童么?”

    内朝大臣冯玉惊讶地问道,因为眼前这位陛下一开始那可是说要普及全国魏人认字的。

    听了冯玉的话,赵弘润正色说道:“不,招收幼龄的稚童,指是正式的学子,年纪大一点的人,若是有心去学习,也可以去旁听,不过,学塾并不负责他们的吃住。”

    诸内朝大臣一听就明白了:这是为了防止某些当地的地痞无赖,打着学字的名义去学塾骗吃骗喝。

    “那些幼龄的稚童,学塾只是教授他们认字么?”蔺玉阳试探着问道。

    仿佛是猜到了蔺玉阳心中的想法,赵弘润简洁地说道:“这大概三十座学塾,只是最初等的启蒙教育,之后,朕还会要求礼部再每个郡的治县,开设高等学塾,大概十来座左右。这十座高等学塾,并不面向一般民众,唯有得到举荐的学子,才可入学,其中的佼佼者,参加考举。”

    诸内朝大臣惊讶地面面相觑。

    他们忽然意识到,眼前这位陛下的决策,无疑是让平民子弟求学的道路被大大拓宽。

    若看得更长远一些,这样的举措,也使得魏国拥有了稳定的人才晋升渠道,假以时日,将会有许许多多的人才涌现,成为魏国的栋梁之才。.ZWwx.ORG

    此举可真称得上是万世的根基啊!

    魏兴安四年的八月份,魏王赵润颁布诏令,宣布在大梁、雒阳、雒城、新郑、定陶、睢阳、商水、安陵、鄢陵等三十几个国内大县,开设国立初等学塾,面向整个魏国,不分贵贱,招收大概六岁到十二岁左右的幼龄稚童,无偿教授学业,不分分文。

    同时在这份诏令中,赵弘润亦确定了包括《百家姓》在内的几本有礼部编写的书籍,作为这三十座初等学塾的启蒙教材。

    这份诏令一出,轰动全国。

    国内的王族、贵族、世家对此冷眼旁观,毕竟这个阶层几乎都有能力为子女聘请传授学业的老师,根本用不着去这种国立学塾,他们顶多就是心中不快,不快于识文认字这种曾经被他们垄断的东西,如今朝廷竟然面向那些泥腿子的子女。

    但不满归不满,这些人顶多只敢在私底下抱怨两句,却不敢真的提出异议,毕竟这一代的魏王,那可是传闻中「顺我者昌、逆我者亡」,堪称魏国有史以来最狂狷霸道的君主。

    更别说这位君主,还凭借着天策府,牢牢攥着四十万驻防军、十万禁卫军,王权前所未有的稳固。

    而相比较王族、贵族、世家,士族的态度就相对客观地多,他们只是觉得,朝廷应该「择优而教」,而不是像如今这种「有教无类」的方式。

    不过相比较这两种教育方式,士族当中的文人,他们讨论更多的,还是这些国立学塾的教材选用问题,这个说儒家学术好,那个说法家学术好,结果仔细一看,好嘛,朝廷礼部自己编了几本狗屁不通的玩意。

    像那什么《百家姓》,这根本就是将天下的姓氏收拢了一下,然后加几个魏国以及天下有名的人士,这玩意也能叫做书?也能用做教化?

    “简直误人子弟!”

    不知有多少的老文人,在得知朝廷的诏令后,气得顿足捶胸。

    因为这件事,礼部饱受抨击,尤其是礼部尚书、内朝首辅杜宥,在短短两个月内,这位老臣收到许许多多曾经的同窗、友人托人送来的书信,有的在信中委婉地告诫他要谨慎选择著书,不要误人子弟;有的则干脆在信中斥责、唾骂。

    好在杜宥本身就是一位性格强硬的人,在加上某位君主在背后的挑唆,使得这位老臣也豁出去了,带领礼部跟那些抨击他们的人隔空对骂,总结下来就是一句话:你行你来,否则少哔哔。

    还别说,双方在骂了一通后,还真有不少在朝或在野的大贤被炸了出来,就已经早已告老的前吏部尚书贺枚,他就一边痛骂杜宥这个曾经的同僚,一边着实整理儒家经典,希望能用于那三十座国立学塾的教材,使儒家发扬光大。

    而除了儒家门生外,似道家、墨家、阴阳家、名家、纵横家、兵家等等,亦争相涌到大梁,希望能借这次机会,使各自学派发扬光大。

    甚至于,就连其他国家的文人,亦怀揣着自己的思想与书籍,慕名而来。

    这使得魏国的文界,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,热闹程度远远超过最初的考举。贱宗首席弟子的大魏宫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