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棠耽美 - 历史小说 - 大明:我重生成了朱允炆在线阅读 - 第五百五十五章 约定门生,一笔交易

第五百五十五章 约定门生,一笔交易

    京师,福运客栈。

    这是侯家在京师的产业,地址就在中城的秦淮河畔,只要走上几十步,就是莺燕花楼。

    逛花楼的毕竟是富贵公子哥,随从可没那个本钱也没那个资格去享受,这些人在自家公子睡觉的时候,也得找地方歇脚,总不能一群人听墙根听一夜吧。

    加上本就是繁华地带,福运客栈常常人满为患。

    常百业与侯浅浅带人走入客栈,掌柜刘浩认出了侯浅浅,亲自带到雅间之中。

    “东家一路辛苦。”

    刘浩连忙向侯浅浅行礼,又对常百业拱了拱手。

    侯浅浅瞥了一眼常百业,对刘浩说道:“刘叔,百业与我已是成婚,家族产业百业说了算,该怎么行礼,应该明白吧。”

    刘浩听闻之后,有些错愕,但还是对常百业先行礼,转而是侯浅浅,然后道;“恭贺小姐,恭贺大东家。只是——缘何如此大的事,也没个消息?”

    侯浅浅眯着眼,看向常百业,轻声道:“我们两个的婚事,只请了几位至亲,并没有大操大办。刘叔又在京师,我们就是想通知也来不及,这不是,亲自来京师,给刘叔说这个好消息。”

    刘浩有些难以相信。

    要知道晋商常家与侯家结亲,可以说是山西的顶级富商,怎么可能让两人如此不动声色地完婚?这种事,不应该办得惊天动地,大展财力之丰厚,引无数百姓羡慕吗?

    不说弄个十里红妆,至少也不能低于八里吧。结亲送亲的队伍,不能低于两千人啊,可为何到头来,不见加米饭,不见添水,就已经生米煮成熟饭了?

    常千里与侯西域这两人到底在想什么?怎么会将如此大的婚事儿戏了?

    刘浩满腹狐疑,却得不到解答。

    但不管怎么样,刘浩还是很高兴,毕竟常百业很是优秀,侯家后继无人,如此常、侯两家联姻,侯家产业也有了保障,至少不会无人管理,落魄下去。

    “刘叔,先给我们准备三间上房吧,最好是紧邻的房间。”

    常百业发话。

    刘浩有些奇怪,来回看着常百业与侯浅浅,这两个人睡三个房间,是个什么睡法,一张床睡不开你们两个人吗?

    哦,年轻人,体力好……

    “东家,我们在京师置办有宅院,房间通畅,布置齐全,地板上还铺着精贵羊绒毯子,不会着凉……”

    刘浩一脸堆笑,说道。

    毕竟这里是客栈,人多眼杂,有点动静那什么,虽然没人会投诉吧,但毕竟影响人家的睡眠质量不是,咱要以客人为上,

    侯浅浅看着有些猥琐的刘浩,红着脸不说话。

    常百业脸皮厚,直接说道:“三间上房不是准备给我们的,而是给三个客人的。其他不要多问,去准备吧。”

    刘浩见此,便止住好奇,出门去安排。

    三个魁梧大汉进入房间,看向常百业的目光中有些感激。

    侯浅浅看了看常百业,便起身走向门外,见周围没有耳目,便站在走廊的尽头,看着京师的繁华。

    常百业看着三人,严肃地说道:“周伟、孟璟、王元你们可要想清楚了,这是你们退出的最后机会。”

    周伟、孟璟、王元三人坚定地摇了摇头。

    孟璟上前,凝重地行礼道:“我等虽有些本事,但若无常家资助,一家老少定无法安顿得当,我等也不可能在乡试中脱颖而出,更不可能拥有真正的战马,来到这遥远的京师。”

    周伟跟着行礼,道:“常家于我恩如父母,此番无论前程如何,都将永记大恩,他日必当重报。”

    王元干脆就跪了下来,感激涕零:“公子大恩,永不敢忘。我等粗人,不善言谈,只在这里盟誓,他日常公子但有所求,我死也会相助。”

    常百业上前,搀起王元,让孟璟、周伟免了俗礼,道:“无需如此,只希望他日荣华加身,手握大权时,莫要忘了朋友。”

    “岂敢。”

    三人连忙回道。

    常百业拿出了三叠厚重且崭新的宝钞,道:“一个人拿五百贯,好好享受下京师,争取在武会试中夺得头筹。无论结果如何,都无需多想。但凡他日有所需,直接到京师的晋商商会找寻最高管事即可。为避人猜疑,日后只能我联系你们,你们不能联系我。明白吗?”

    “明白!”

    三人肃然答应。.

    常百业嘱托一番,安排三人住下,然后与侯浅浅离开了客栈。

    在马车上,侯浅浅看着沉思的常百业,询问道:“你真的打算将他们收为约定门生?”

    常百业走出了思绪,拉着侯浅浅的手,笑道:“约定门生什么的,是文人那一套。现在的文人都那么有骨气,不是我们商人可以轻易收买的。只有这些穷酸吴举人,才适合现在下手。”

    很多人潜意识里有这么一个认识,那就是穷文富武,即所谓的穷人家的孩子去读书,富人家的孩子去练武。

    至于理由嘛,听起来也很充分。

    穷苦人家,没钱买蜡烛,还可以凿壁偷光,看书打瞌睡,还能悬梁刺股,没书可以去抄,请不起老师,还能去旁听。

    总而言之,穷苦人改变命运的方式,那就是读书,考取功名,所谓的寒门出贵子。

    至于练武,肯定是富家人才能办的事,比如要请师傅,要买装备,要马匹,偶尔还得吃点肉,补充补充营养,壮壮筋骨,没很多钱,怎么可能练成武艺?

    很多人将“穷文富武”当做了真理,但他们似乎忽视了另一个成语,那就是“文贵武贱”。

    话说,有钱的富人家,谁会舍得自家孩子冬练三九,夏练三伏,整天舞枪弄棒,骑马跑步的?有那个钱,给孩子买个县官当当不好吗?

    武人,那是武夫,是不入流,是没多少地位的啊。

    富家人真要有考取武举的野心,那不应该先考虑考虑多生几个,教孩子好好读书,弄个举人,也比武状元长脸不是。

    而且纵观千古,多少名将起于微寒?

    春秋时期的白起,人家本就是一个农民啊,你指望诸侯争霸的时候一个农民天天吃肉?

    西汉的韩信又穷又没品行,整天吃百家饭,吊儿郎当的二混子,多少人讨厌他,你能说他不是名震天下的大将?还有卫青,此人出身卑微,还被当做奴隶使唤,你指望他能吃多好,多有钱?

    宋代的岳飞,那也是穷苦人家出身,幼年丧父,一个老母亲拉扯大的,你指望他娘缝缝补补,种两亩庄稼,就能让岳飞隔三差五吃点肉?

    这些例子太远不说,就说朱元璋、常遇春、徐达……这些元末多少威名赫赫的武将,不都是要饭的?

    说什么穷文富武,其他人点不点头不知道,反正上面这些人是啃黑窝窝长大的。

    可以断定的是,根本就不存在什么穷人不能练武的事,多少武术大家不是来自于民间?

    同时也可以断定的一点是,文人上京赶考需要路费,武人上京赶考,那也是需要路费的,文人还能靠两条腿,这武人很可能还会将村里唯一一匹马给牵走,这一路上得当祖宗供着,花费反而更多……

    所以说,在历史长河中,很多厉害的人物都因为路费给耽误了前程……

    现在常百业给了他们一次机会,拿走了他们的忠诚。

    一笔交易,就此成交。寒梅惊雪的大明:我重生成了朱允炆